Wednesday, August 26, 2009

韓俄合作火箭為何發射失敗 引起討論

韓、俄技術合作的「羅老號」火箭,未能將科學技術衛星二號送入目標軌道,到底是誰的責任,現在在韓國引起激烈討論。

韓國媒體報導,「羅老號」是韓俄兩國的合作品,由俄羅斯和韓國分別製造第一級和第二級火箭。「羅老號」未能完成任務,應查明準確的原因,查出責任在何方。

俄 羅斯太空雜誌《Novosti Kosmonavtiki》主編阿法納斯耶夫(Afanasyev) 在8月25日接受「俄羅斯商業日報」採訪時表示,認為俄羅斯對韓國的衛星未能進入目標軌道負有責任的主張毫無依據。由俄羅斯負責研發的第一級火箭發射成 功,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俄羅斯聯邦航天署「赫魯尼切夫航天中心」的官方發言人亞歷山大-鮑伯列尼奧夫也在接受俄羅斯新聞通訊社的採訪時表示,第一級火箭正常運行,這一事實沒有變化。對於俄羅斯來說,此次衛星發射是成功的。

對 於此次失敗,韓國政府一直保持沉默。政府的官方立場是,目前正在調查失敗原因。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長官安秉萬在羅老號發射升空後舉行的記者發佈會上表示, 火箭發射後第一級和第二級火箭發動機正常運轉,衛星也正常分離,但據分析,衛星未能準確進入目標軌道,安秉萬並未提及責任在哪一方的問題。

韓國教育科技部一位負責人就失敗責任表示,很難立即下定結論。需要經過綜合分析,才能談責任在何方這一問題。

專家紛紛表示,要查出兩國當中哪一方的責任比較大,可能不太難。韓國研究財團宇宙團長、建國大學教授李昌鎮表示,關於羅老號飛行過程的數據會被儲存在羅老太空中心的運載火箭追蹤系統內,因此俄羅斯方面不能隱瞞什麼。兩國就失敗原因的分析結果也不會有出入。

如 果調查發現由俄羅斯方面負責研發的第一級火箭在目標高度,即196公里高空正常分離,那麼衛星未能進入目標軌道的責任很有可能在於韓國方面。這是因為專家 推測的偏離軌道的原因有第二級火箭調姿失敗、衛星整流罩未分離等,而這些都由韓國方面負責技術研發。反過來,如果第一級火箭分離時超出了預定高度,衛星偏 離軌道的責任就在俄羅斯方面。如果是這樣,由俄羅斯研發的羅老號第一級火箭是否合適的問題就將遭到質疑。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可能是雙方溝通不暢導致問題發生。例如,可能是因為之前每次推遲發射日期,俄羅斯方面都沒有向韓國研究組充分公開具體的故障內容,使韓方無法準確預測和設計第二級火箭所需推力。

考 慮到上述各種可能性,韓俄雙方計劃建立聯合委員會,就「羅老號」未能將衛星送入目標軌道的原因展開全面分析。韓國政府還計劃通過太空事故調查委員會展開調 查。責任在何方的問題將經過調查才能查明。另外,不論是技術問題還是溝通問題,一旦查清責任在何方,就必須討論賠償損失和合同履行相關問題。

下一張



The South Korea Space Launch Vehicle-1, South Korea's first space rocket, takes off from the launch pad at the Naro Space Center, at a beach in Goheung, south of Seoul, South Korea, Tuesday, Aug. 25, 2009. The country's first rocket blasted off into space Tuesday following an aborted attempt last week and just months after its rival North Korea drew international ire for its own launch. (AP Photo/Lee Jin-man)


韓人造衛星太空迷失 發動國際搜尋

(中央社記者姜遠珍首爾26日專電)南韓昨天發射的「羅老號」火箭未能成功將「科學技術衛星2 號」送進預定的太空軌道,目前南韓正透過國際社會全力搜尋這一枚迷失於太空的人造衛星。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今天報導,由於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 人造衛星研究中心的通信失敗,南韓航太宇宙科技界人士擔心,隨著羅老號發射升空的這枚衛星,頗有可能成為「太空的迷路者」。

報導指出,KAIST 人造衛星中心為了從原定的首次通信時間--首爾時間今天凌晨4 時25分開始,與科學技術衛星2 號進行17分鐘的通信,一早就把衛星天線固定在目標軌道上,但由於羅老宇航中心未能提供確切的軌道資訊,因此一直沒能與科學技術衛星2 號進行通信聯絡。

報導說,按照計畫,昨天羅老號載運火箭登空9 分鐘後,將在306公里的高空上,與科學技術衛星2號分離。但是,羅老宇航中心宣佈,在衛星分離前30秒,羅老號就已竄升至360 公里的高空,這枚衛星已脫離了預定的太空軌道。

報導指出,至今天早晨7 時為止,人造衛星中心利用固定的天線對不確定的軌道進行搜索,但沒有接收到科學技術衛星2號發出的「緊急指位無線電信標」(Beacon)信號。

此外,原來計劃羅老號發射100 分鐘後,由北極附近的挪威蘇巴爾巴德勒地面站接收Beacon信號的工作,也因羅老宇航中心沒有提供確切的軌道資訊而未能進行。

報導說,由於確認衛星存在的Beacon信號接收和通信接連失敗,科學技術衛星2 號可能成為「太空的迷路人」或「太空垃圾」。

KAIST 人造衛星中心已經將最後的希望寄託在追蹤、監控人造衛星的北美航太防衛司令部(NORAD)。

報導又說,在科學技術衛星2 號的軌道趨於穩定的兩、三天後,或許可以透過NORAD 提供的數據,得到衛星的軌道資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